格宝新世代

银边大叶黄杨的形态特征及栽植方法大全-资讯中心-偃师市邙岭镇诚德大叶黄杨直销部

资讯中心

银边大叶黄杨的形态特征及栽植方法大全
时间 :2019-04-02 访问量  :673

银边大叶黄杨的形态特征及栽植方法大全

银边大叶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倒卵形或狭长椭圆形,边缘带锯齿和银白色斑纹,表面有光泽,花绿白色,聚伞花序,蒴果红色。喜光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,耐修剪 ,抗污染 ,同时大叶黄杨也是作为绿篱材料和整型植物材料。

银边大叶黄杨的形态特征及栽植方法大全

一 、形态特征

灌木或小乔木 ,高0.6-2米 ,胸径5厘米;小枝四棱形(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 ,具钝棱和纵沟),光滑 、无毛 。

叶革质或薄革质 ,卵形、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 ,长4-8厘米,宽1.5-3厘米(稀披针形 ,长达9厘米,或菱状卵形,宽达4厘米),先端渐尖,顶钝或锐,基部楔形或急尖,边缘下曲 ,叶面光亮,中脉在两面均凸出,侧脉多条,与中脉成40-50度角 ,通常两面均明显,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,其余均无毛 ;

叶柄长2-3毫米。花序腋生,花序轴长5-7毫米,有短柔毛或近无毛;

苞片阔卵形 ,先端急尖,背面基部被毛 ,边缘狭干膜质;

雄花:8-10朵,花梗长约0.8毫米 ,外萼片阔卵形,长约2毫米 ,内萼片圆形 ,长2-2.5毫米,背面均无毛 ,雄蕊连花药长约6毫米 ,不育雌蕊高约1毫米;

雌花 :萼片卵状椭圆形,长约3毫米 ,无毛;子房长2-2.5毫米 ,花柱直立,长约2.5毫米,先端微弯曲,柱头倒心形 ,下延达花柱的1/3处 。

蒴果近球形,长6-7毫米 ,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,斜向挺出。

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二、生长环境

生山地 、山谷 、河岸或山坡林下 ,海拔500-1400米。

三、分布范围

产贵州西南部(镇宁、罗甸)、广西东北部(临桂、灌阳)、广东西北部(连县一带)、湖南南部(宜章)、江西南部(安远,会昌) ;

四 、银边大叶黄杨的繁殖方法

1、扦插:大叶黄杨扦插在春、秋两季进行 ,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,随采随插 。

2 、嫁接:银边大叶黄杨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。

3、压条:大叶黄杨压条繁殖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,1年后可与母株分离。

五 、银边大叶黄杨的种植方法

1 、土壤:大叶黄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,沙土 、壤土、褐土地都能种植,但最好是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地。整地时要求地型平整,结合深翻,加施有机肥,每亩2000公斤左右。

2 、栽植:银边大叶黄杨栽植幼苗以春季为主,一般在4月上旬“清明”前两三天为宜,露地栽植一般株行距为0.5×1.5或0.4×1.2米,每亩栽植约1000~1500株。

3 、浇水:大叶黄杨栽苗后24小时内灌第一次水,隔3至5天灌第二次水,再隔5至7天灌第三次水,灌完三水之后,可根据天气和苗木情况再决定是否灌水 。

4 、中耕:银边大叶黄杨苗木新栽不久,大部分土面暴露于空气当中 ,不仅土壤极易干燥,而且易生杂草,此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以利于促使苗木根系发育 。

5 、追肥 :大叶黄杨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较多,而生长旺季需要氮比较多,到秋季停止生长时期则需较多的钾 ,可叶面喷施0.4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一般每月叶面喷施三至四次即可 。

6、整形:银边大叶黄杨本身具有很强的顶端优势,其萌芽力强 ,成枝力相对较弱,通过适当的整形修剪可培养出理想的主干、丰满的侧枝,使树体圆满、匀称 、紧凑 、牢固 。


    XML地图